发新帖

四川金堂县的陶氏客家后代向五华县郭田镇的陶氏宗亲致敬

作家陶靖 2022-9-8 12:26:23      0 4093
收藏

我的祖先是郭田镇的陶贵安。

附:郭田镇陶氏祖宗墓和宗祠图片

[陶贵安](六世祖先,五华县的开基始祖):陶贵安是广东省五华县(明代是嘉应州长乐县)的始祖、开基之祖,陶贵安祖公曾经同陶胜安(乳名坑古或玩古)、陶潘安(乳名枫进)两位兄弟到广东省蓝口司生活,那时陶胜安年仅9岁,陶潘安年仅7岁,陶贵安年仅11岁。后来陶贵安同冯氏老妇人一道迁移到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清化都泉沙约(泉沙乡)郭田村生活。明朝洪武34年(1402年)8月30日(距今648年)(有的古谱记载为:洪武16年(1384年)8月30日或洪武31年(1399年)8月30日),因广州府辖区发生农民暴动,明王朝全国范围大征调,潮州府的府卫牛千户抓捕陶贵安、陶胜安、陶潘安兄弟3人(有的家谱记载牛千户仅抓捕了一位兄弟或两位兄弟),并强行带到潮州府。陶贵安后来曾经寻找陶胜安、陶潘安2位兄弟,找到潮州府海阳县小圣村后,由于没有线索,无法再寻找下去了(有的家谱记载陶胜安后来居住于海阳县浓溪都小圣村,陶潘安同叔叔陶受山迁到广州府居住)。陶贵安死后埋葬于郭田村(或郭田围)寨门前,后来迁葬“豆子坝”(豆子坝是当地的地名),埋葬的地理方位是坐西向东。明朝天运年间(1637年),陶贵安夫妇合葬于社岭岗,埋葬方位:坐西向东。陶贵安祖公的妻子是李氏女姓,她死后埋葬于广东郭田村,李氏祖婆生养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旺、陶俊茂(或陶俊)、陶逊、陶为生(有的家谱记载为陶广)、陶茂、陶艳。据记载陶胜安的妻子是唐氏,陶胜安生育2个儿子,他的次子名叫陶石崇,陶石崇于明朝英宗皇帝正统五年(1441年)移居于龙川县通衢十三户生活。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打赏支持一下!


最新回复 (4)
作家陶靖 2022-9-8 12:29:18      0
1

[陶用光](十七世祖公):他是陶运玉的儿子,出生于壬子年农历12月5日巳时,死后埋葬于广东省某地的道路下部。埋葬遗体的地理方位是子山午向。陶用光的妻子是谢姓祖婆。该祖婆谢氏出生于辛亥年农历6月27日巳时,死后埋葬于狮子牙的白面嶂,她一生生育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雋秀(陶卷秀或陶俊秀2种读音)、陶偀秀、陶仲秀。

[陶偀秀(陶英秀)](十八世祖先):陶英秀是陶用光的儿子。“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迁移到四川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净因寺村定居。陶瑛秀祖先迁移到金堂县金龙镇(古称:成都府简州金渊县金龙乡)的时间,据传说是大清康熙年间,而家族史上的陶贵安、陶胜安、陶潘安3兄弟迁移到广东潮州府,属于强制迁移。民间传说“湖广填四川”是被官府抓捕后用绳索捆绑并强制移民。陶瑛秀祖先是否被官府强制捆绑移民,由于古传家谱无记载,不便推测。

据祖辈传说:陶瑛秀移民到四川金堂县后,由于移民时间晚,当时的金龙镇已没有荒芜土地可“插占”为己有。传说古代的移民采用在土地上插木牌、立石碑等方式圈占大量土地,成为四川的新兴地主,没有机会“插木牌占地”的后来移民则沦为佃农,租用地主的土地耕种谋生,因此陶瑛秀祖先属于靠租种地主土地谋生的佃农(雇农)阶层。

陶瑛秀祖公出生于壬午年农历5月8日戌时。死亡于大清戊申年3月18日卯时。死后埋葬于四川成都市金堂县金龙镇净因寺村。该村同现在的隆盛镇山水相连(与原石佛乡青云村的地界相连),陶瑛秀祖先的遗体埋葬方位是艮山坤向(或癸山丁向)。

陶瑛秀共有3位妻子,她们分别是曾氏祖婆、陈氏祖婆、苏氏祖婆。其中曾氏祖婆出生于癸未年,她的生卒年月和生育信息无据可查,十分遗憾。陈氏祖婆生活于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现在的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油田约  大蒿村(有的家谱写作:大嵩村)。出生于戊子年2月21日卯时,死后埋葬于广东长乐县油田约(油田乡)。祖婆苏氏女性,出生于甲午年9月22日戌时,死于嘉庆(庚申年)6月11日辰时。后来从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原长乐县)迁移到四川金堂县金龙镇净因寺村生活。苏氏祖婆死后埋葬于金堂县净因寺村的凉水垭(又名凉风垭),同陶瑛秀祖公埋葬于同一块墓地,埋葬遗体的方位是癸山丁向。陶瑛秀祖公埋葬于凉水垭王氏居室的前部大约400米的地域。

苏氏祖婆共生育5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南祖、陶南宁、陶南兴、陶南魁、陶南隆。目前已知陶南兴、陶南魁的后世子孙生活于隆盛乡、石佛乡、竹篙镇、县城赵镇、成都市的市区、绵阳市安州区(安县)、江油县、西藏拉萨市、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共分化出至少9个分支。但不知陶南宁、陶南隆祖公如今是否还遗留有后世子孙?如果他们还遗传有后代,那么他们二位祖先的后代生活于何方?这也许是家族的难解之谜。

[陶雋秀](十八世祖先):陶嶲秀(读作陶隽秀)  的妻子是杨氏祖婆,共生育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南祥、陶南祯、陶南禄。陶雋秀出生于丙子年6月12日卯时,他的杨氏妻子出生于大清国乙亥年11月14日午时,陶仲秀祖先的家庭信息无据可考,古传家谱没有记载。

[陶南祥](十九世祖先):他是陶嶲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李氏祖婆,一生共生育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喜、陶又顺、陶又淑、陶又凯、陶又全、陶又益。陶南祥出生于大清王朝辛丑年3月29日寅时,他的妻子李氏出生于庚子年7月21日寅时。

[陶南祯](十九世祖先):他是陶嶲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江氏祖婆,一生共生育3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端、陶又正、陶又均。陶南祯祖公出生于甲辰年8月9日戌时。江氏祖婆出生于辛丑年7月6日子时。

[陶南禄](十九世祖先):他是陶嶲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马姓祖婆,她一生生育2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爵(另一种说法是陶又良)、陶又相。陶南禄出生于大清丙辰年农历3月18日申时,死亡于大清嘉庆4年10月28日申时,死后埋葬于四川金堂县柏林湾的石堰旁边,埋葬的地理方位是辰山戌向。他的妻子马氏出生于庚申年农历6月21日子时,死于大清嘉庆壬戌年农历2月19日戌时。

[陶南兴](十九世祖先):他是陶瑛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邹氏和蒋氏2位祖婆,陶南兴一生共生育6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成、陶又茂、陶又盛、陶又贤、陶又明、陶又亮。祖公陶南兴原籍广东省,出生于大清甲子年农历9月16日寅时,死亡于大清道光6年,丙戌年农历4月22日丑时。埋葬于金堂县竹篙寺(竹篙寺:古称崇德镇,现名竹篙镇)郭家沟圣寿寺地域的小弯,又名竹篙大队花坟山陶家祖坟地。埋葬的地理方位是艮山坤向。他的妻子邹氏祖婆出生于丙子年7月11日未时,死于大清咸丰皇帝元年6月22日巳时,死后埋葬于白塔寺,没有后代。他的妻子蒋慈惠,原籍潼川府乐至县仁义乡万寿沟。出生于大清癸未年6月7日巳时,享年39岁。死亡于大清嘉庆7年壬戌年7月30日戌时,埋葬于金堂县          竹篙寺(竹篙镇)郭家沟小湾。

[陶南魁](十九世祖先):他是陶瑛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张氏、张氏2位女性(2位妻子都姓张),陶南魁祖公出生于大清壬申年3月初五日巳时,共2位张氏祖婆,死后埋葬于金堂县石佛乡粟木村的苏木桥附近(现名金堂县隆盛镇古顶村辖区),埋葬遗体的方位是辰山丙向。陶南魁有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瑚、陶又琏、陶又珊、陶又珍。

[陶南隆](十九世祖先):他是陶瑛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江氏祖婆。她一生养育5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朝、陶又廷、陶又瑄、陶又彩、陶又凤。陶南隆祖公出生于大清甲戌年10月23日辰时,祖婆江氏出生于大清壬午年6月25日酉时。

陶南宁祖公的生卒信息和婚姻子女信息,家谱无记载。

[陶南祖](十九世祖先):他是陶瑛秀的儿子,他的妻子是邹氏祖婆,她一生生育4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陶又麟、陶又富、陶又元(陶又华)、陶又贵。陶南祖出生于癸丑年11月30日丑时,死后埋葬于金堂县隆盛镇甘坝子(甘坝子是当地的地名),邹氏祖婆出生于大清癸丑年2月2日未时。
作家陶靖 2022-9-8 12:31:35      0
2
[大寿星陶崇祯](二十三世祖先)::他的妻子是李氏祖婆和刘氏祖婆,共娶2位妻子。陶崇祯养育4个儿子、2个女儿,共养育6个儿女。其中李氏妻子生女儿1个。刘氏妻子生4个儿子、1个女儿。刘氏妻子所生的儿子分别是陶贤辅、陶贤佐、陶贤春、陶贤华。祖公陶崇祯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8年(1883年)壬午年5月3日寅时。祖婆李氏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皇帝10年,1885年(甲申年)冬月20日亥时,她的女儿出生于大清己酉年2月6日卯时。其中,刘氏祖婆出生于光绪12年丙戌年2月26日丑时。刘氏祖婆的女儿出生于大清丁未年8月10日申时。

祖公陶崇祯享寿92岁,是金堂县陶氏宗族迄今为止涌现的最高寿龄的男性大寿星。目前最高寿龄的女性大寿星是金堂县竹篙镇的黄显德祖婆,她享寿98岁(黄显德大寿星是大寿星陶贤荣教师的妻子---编者注)。

据民间标准:寿龄7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高寿”,8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寿星”,9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大寿星”,10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超级大寿星”(又称“人瑞”)。

祖公陶崇祯全家于全国解放后(1949年以后)从金堂县竹篙镇迁移到成都市市区生活,如今儿孙满堂。

[寿星陶贤树](二十四世祖先):陶贤树阿公(又名陶桂兴),他的妻子是刘氏祖婆,我的刘氏阿婆中年早逝。据传说死于肠胃疾病。我的陶刘氏祖婆出生于隆盛乡甘坝子(甘坝子是当地的地名),她出生于光绪25年(己亥年)2月13日未时,享年41岁(英年早逝),我的刘阿婆病逝于辛巳年7月2日丑时。我的陶贤树爷爷享年82岁,出生于大清国光绪皇帝19年(1894年),癸巳年6月26日巳时,死于1976年,病故于金堂县隆盛公社丰收大队的老宅子,埋葬于丰收大队老房子附近半山坡的人造小石洞中。据传说在打造小石洞的过程中,发现小石洞的石头表面凸显天然文字。寿星陶桂兴爷爷一生从事乡村中医医学事业,业余务农,系当地颇负盛名的民间老中医,一生治病救人无数。他于1958年元月办理了《金堂县卫生人员行医许可证  》。奶奶刘氏病故后,爷爷一直未再娶妻子,一生仅刘氏一位妻子。陶桂兴祖父(陶贤树)一生养育3个儿子,多个女儿,仅幸存幺女陶春莲,据父辈传说,他还分别生育了陶女儿(乳名:女儿)、陶冬娃(乳名:冬娃)、陶橘香(乳名:橘香)、陶春莲(乳名:幺贞)等等,共6个女儿。其中多位女儿送给他人做封建时代的“小媳妇”(童养媳),送出去的女儿无一幸存。这是封建社会的悲歌。其中陶女儿(乳名:女儿婆)、陶冬娃均早逝,陶冬娃,出生于甲子年(民国13年,1924年)11月23日辰时,陶橘香出生于壬申年(1932年)3月14日戌时(或子时)。陶春莲出生于民国23年(1934年)甲戌年7月18日未时。

陶贤树(陶桂兴)阿公生育3个儿子,分别是陶发荣,陶发有,陶发春。其中,陶发荣和陶发春生活于隆盛乡丰收村,陶发有生活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

陶贤树爷爷生前我曾见过多次,记忆中他曾让我吃他煮的面条,送我眼镜、手电筒等纪念性物品,还亲自帮我确定陶继斌的“斌”字的写法。陶贤树爷爷的女婿是张先明,他的女婿长期担任丰收村的村级领导(村主任),据传生活于困难时代的陶春莲十分孝顺她的父亲陶贤树。据民间传说张先明和陶春莲夫妻俩均享寿80多岁,是丰收村的寿星夫妻。爷爷陶贤树的医术没有传承给后代,因为他的子孙中没有涌现出医生。陶贤树爷爷家传的陶氏辈份:求英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继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目前已传递到“先”字辈,例如竹篙镇医生陶先智。


[大寿星陶贤荣](二十四世祖先):享寿91岁,他的妻子是黄显德,他们一生生育1个儿子,3个女儿,共生育4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华孟,女儿陶丽华、陶丽君、陶三春。其中,陶三春做黄显云的养女(被罗家收养),改名罗本琼,生活于中江县城。祖婆黄显德,享年98岁,病逝于2022年农历6月29日(公历7月27日)

陶贤荣、黄显德夫妻2人的寿龄均已超过90岁,是陶氏宗族百年罕见的大寿星夫妻。陶贤荣阿公生活简单简朴,不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一生不吸烟、平时不饮酒,无酒瘾,不打扑克牌,不打麻将,不参与赌博等等,没有不良生活恶习和生活陋习。能够专心生活,认真生活,祖公陶贤荣一生以慈善为荣,乐于助人、心态善良、健康、稳定、能够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能够长期做到“淡泊寡欲”,从而长期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怀,平常能够做到不急不躁,不发怒,不呕气,陶贤荣阿公具有长寿老人的特征,同时他积极追求长寿。退休后也能长期坚持早晚的体能锻炼。教师陶贤荣爷爷长期从事教书育人的小学教育事业,并为竹篙区当年成千上万的山乡学子长期提供独具特色的公益服务,造福了成千上万的竹篙区学子。陶贤荣阿公及阿婆黄显德多次助我报考大学,为我在竹篙中学高中部补习(复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支持和关照。我当年能从竹篙中学考取大学,陶贤荣阿公,功不可没。他对我的帮助和关照大恩,永远值得我感恩。

陶贤荣爷爷出生于中华民国13年(1924年)3月27日酉时(甲子年3月27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竹篙镇红观音村,教龄35年。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退休。死亡于2014年农历9月18日,享年91岁。祖婆黄显德出生于中华民国14年(1925年)乙丑年正月初10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广兴镇正街江西馆附近。他的儿子陶华孟,出生于1955年(乙未年)6月4日未时。陶丽华,出生于民国34年12月12日戌时(1945年)乙酉年,嫁入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场的刘姓人家。陶丽君嫁于龙泉驿区黄土场,她出生于中华民国36年(丁亥年)9月26日巳时。陶三春(又名罗本琼),出生于1950年庚寅年正月11日卯时。

陶贤荣阿公家传的陶氏辈份:法运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迹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仅一个“法”字辈份存在差异)。

[寿星陶发有](二十五世):我的陶发有父亲长期生活于金堂县石佛乡粟木村6组(原石佛公社五星大队,第6生产队),出生于金堂县隆盛乡丰收村岩因寺,病逝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他的妻子是黄素英,我的母亲黄素英至少生育6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继芳、儿子陶狗娃(乳名狗娃、狗狗娃),早亡。儿子陶继斌(又名陶政典、陶靖)。黄素英妈妈的女儿是陶素兰、双胞胎女儿(是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女儿于婴幼儿时期早亡,陶发有父亲一生勤劳、质朴、善良、生活简单简朴,能够知足长乐,没有贪欲,能长期保持稳定、健康和善良的心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经利用近20年的农闲时间奔走邻近乡镇,为山乡青年组建婚姻家庭牵线搭桥,造福了千家万户。他还积极主动帮助我哥哥陶继芳收养养女陶春早(乳名:方方)。

陶发有的出生时间是民国17年(1928年)(戊辰年)5月28日辰时。(另一说法是陶发有出生于民国18年,1929年5月28日),死亡于2009年农历闰5月9日,死亡于公历7月1日,享年81岁。我的母亲黄素英病故后,我的爸爸没有再娶妻子。

[黄素英母亲](二十五世):出生时间无法查考,出生姓名也无法查考,由于目前难以找到相关的文字资料佐证,与我母亲有关的文字材料,例如结婚证、户口簿、公社社员出工登记簿(为生产队所有)均已灭失,只凭他人口述确认了我母亲的名字。据传说妈妈黄素英一生多病,有慢性病,又生活于困难时代,大约在我4-5岁时,因病在金堂县淮口医院病逝,中年早逝。母亲一生善良、勤劳、为人忠厚纯朴、生活简朴,对后代充满母爱。
作家陶靖 2022-9-8 12:31:45      0
3
[大寿星陶崇祯](二十三世祖先)::他的妻子是李氏祖婆和刘氏祖婆,共娶2位妻子。陶崇祯养育4个儿子、2个女儿,共养育6个儿女。其中李氏妻子生女儿1个。刘氏妻子生4个儿子、1个女儿。刘氏妻子所生的儿子分别是陶贤辅、陶贤佐、陶贤春、陶贤华。祖公陶崇祯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8年(1883年)壬午年5月3日寅时。祖婆李氏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皇帝10年,1885年(甲申年)冬月20日亥时,她的女儿出生于大清己酉年2月6日卯时。其中,刘氏祖婆出生于光绪12年丙戌年2月26日丑时。刘氏祖婆的女儿出生于大清丁未年8月10日申时。

祖公陶崇祯享寿92岁,是金堂县陶氏宗族迄今为止涌现的最高寿龄的男性大寿星。目前最高寿龄的女性大寿星是金堂县竹篙镇的黄显德祖婆,她享寿98岁(黄显德大寿星是大寿星陶贤荣教师的妻子---编者注)。

据民间标准:寿龄7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高寿”,8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寿星”,9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大寿星”,10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超级大寿星”(又称“人瑞”)。

祖公陶崇祯全家于全国解放后(1949年以后)从金堂县竹篙镇迁移到成都市市区生活,如今儿孙满堂。

[寿星陶贤树](二十四世祖先):陶贤树阿公(又名陶桂兴),他的妻子是刘氏祖婆,我的刘氏阿婆中年早逝。据传说死于肠胃疾病。我的陶刘氏祖婆出生于隆盛乡甘坝子(甘坝子是当地的地名),她出生于光绪25年(己亥年)2月13日未时,享年41岁(英年早逝),我的刘阿婆病逝于辛巳年7月2日丑时。我的陶贤树爷爷享年82岁,出生于大清国光绪皇帝19年(1894年),癸巳年6月26日巳时,死于1976年,病故于金堂县隆盛公社丰收大队的老宅子,埋葬于丰收大队老房子附近半山坡的人造小石洞中。据传说在打造小石洞的过程中,发现小石洞的石头表面凸显天然文字。寿星陶桂兴爷爷一生从事乡村中医医学事业,业余务农,系当地颇负盛名的民间老中医,一生治病救人无数。他于1958年元月办理了《金堂县卫生人员行医许可证  》。奶奶刘氏病故后,爷爷一直未再娶妻子,一生仅刘氏一位妻子。陶桂兴祖父(陶贤树)一生养育3个儿子,多个女儿,仅幸存幺女陶春莲,据父辈传说,他还分别生育了陶女儿(乳名:女儿)、陶冬娃(乳名:冬娃)、陶橘香(乳名:橘香)、陶春莲(乳名:幺贞)等等,共6个女儿。其中多位女儿送给他人做封建时代的“小媳妇”(童养媳),送出去的女儿无一幸存。这是封建社会的悲歌。其中陶女儿(乳名:女儿婆)、陶冬娃均早逝,陶冬娃,出生于甲子年(民国13年,1924年)11月23日辰时,陶橘香出生于壬申年(1932年)3月14日戌时(或子时)。陶春莲出生于民国23年(1934年)甲戌年7月18日未时。

陶贤树(陶桂兴)阿公生育3个儿子,分别是陶发荣,陶发有,陶发春。其中,陶发荣和陶发春生活于隆盛乡丰收村,陶发有生活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

陶贤树爷爷生前我曾见过多次,记忆中他曾让我吃他煮的面条,送我眼镜、手电筒等纪念性物品,还亲自帮我确定陶继斌的“斌”字的写法。陶贤树爷爷的女婿是张先明,他的女婿长期担任丰收村的村级领导(村主任),据传生活于困难时代的陶春莲十分孝顺她的父亲陶贤树。据民间传说张先明和陶春莲夫妻俩均享寿80多岁,是丰收村的寿星夫妻。爷爷陶贤树的医术没有传承给后代,因为他的子孙中没有涌现出医生。陶贤树爷爷家传的陶氏辈份:求英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继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目前已传递到“先”字辈,例如竹篙镇医生陶先智。


[大寿星陶贤荣](二十四世祖先):享寿91岁,他的妻子是黄显德,他们一生生育1个儿子,3个女儿,共生育4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华孟,女儿陶丽华、陶丽君、陶三春。其中,陶三春做黄显云的养女(被罗家收养),改名罗本琼,生活于中江县城。祖婆黄显德,享年98岁,病逝于2022年农历6月29日(公历7月27日)

陶贤荣、黄显德夫妻2人的寿龄均已超过90岁,是陶氏宗族百年罕见的大寿星夫妻。陶贤荣阿公生活简单简朴,不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一生不吸烟、平时不饮酒,无酒瘾,不打扑克牌,不打麻将,不参与赌博等等,没有不良生活恶习和生活陋习。能够专心生活,认真生活,祖公陶贤荣一生以慈善为荣,乐于助人、心态善良、健康、稳定、能够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能够长期做到“淡泊寡欲”,从而长期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怀,平常能够做到不急不躁,不发怒,不呕气,陶贤荣阿公具有长寿老人的特征,同时他积极追求长寿。退休后也能长期坚持早晚的体能锻炼。教师陶贤荣爷爷长期从事教书育人的小学教育事业,并为竹篙区当年成千上万的山乡学子长期提供独具特色的公益服务,造福了成千上万的竹篙区学子。陶贤荣阿公及阿婆黄显德多次助我报考大学,为我在竹篙中学高中部补习(复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支持和关照。我当年能从竹篙中学考取大学,陶贤荣阿公,功不可没。他对我的帮助和关照大恩,永远值得我感恩。

陶贤荣爷爷出生于中华民国13年(1924年)3月27日酉时(甲子年3月27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竹篙镇红观音村,教龄35年。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退休。死亡于2014年农历9月18日,享年91岁。祖婆黄显德出生于中华民国14年(1925年)乙丑年正月初10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广兴镇正街江西馆附近。他的儿子陶华孟,出生于1955年(乙未年)6月4日未时。陶丽华,出生于民国34年12月12日戌时(1945年)乙酉年,嫁入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场的刘姓人家。陶丽君嫁于龙泉驿区黄土场,她出生于中华民国36年(丁亥年)9月26日巳时。陶三春(又名罗本琼),出生于1950年庚寅年正月11日卯时。

陶贤荣阿公家传的陶氏辈份:法运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迹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仅一个“法”字辈份存在差异)。

[寿星陶发有](二十五世):我的陶发有父亲长期生活于金堂县石佛乡粟木村6组(原石佛公社五星大队,第6生产队),出生于金堂县隆盛乡丰收村岩因寺,病逝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他的妻子是黄素英,我的母亲黄素英至少生育6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继芳、儿子陶狗娃(乳名狗娃、狗狗娃),早亡。儿子陶继斌(又名陶政典、陶靖)。黄素英妈妈的女儿是陶素兰、双胞胎女儿(是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女儿于婴幼儿时期早亡,陶发有父亲一生勤劳、质朴、善良、生活简单简朴,能够知足长乐,没有贪欲,能长期保持稳定、健康和善良的心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经利用近20年的农闲时间奔走邻近乡镇,为山乡青年组建婚姻家庭牵线搭桥,造福了千家万户。他还积极主动帮助我哥哥陶继芳收养养女陶春早(乳名:方方)。

陶发有的出生时间是民国17年(1928年)(戊辰年)5月28日辰时。(另一说法是陶发有出生于民国18年,1929年5月28日),死亡于2009年农历闰5月9日,死亡于公历7月1日,享年81岁。我的母亲黄素英病故后,我的爸爸没有再娶妻子。

[黄素英母亲](二十五世):出生时间无法查考,出生姓名也无法查考,由于目前难以找到相关的文字资料佐证,与我母亲有关的文字材料,例如结婚证、户口簿、公社社员出工登记簿(为生产队所有)均已灭失,只凭他人口述确认了我母亲的名字。据传说妈妈黄素英一生多病,有慢性病,又生活于困难时代,大约在我4-5岁时,因病在金堂县淮口医院病逝,中年早逝。母亲一生善良、勤劳、为人忠厚纯朴、生活简朴,对后代充满母爱。
作家陶靖 2022-9-8 12:31:48      0
4
[大寿星陶崇祯](二十三世祖先)::他的妻子是李氏祖婆和刘氏祖婆,共娶2位妻子。陶崇祯养育4个儿子、2个女儿,共养育6个儿女。其中李氏妻子生女儿1个。刘氏妻子生4个儿子、1个女儿。刘氏妻子所生的儿子分别是陶贤辅、陶贤佐、陶贤春、陶贤华。祖公陶崇祯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8年(1883年)壬午年5月3日寅时。祖婆李氏出生于大清王朝光绪皇帝10年,1885年(甲申年)冬月20日亥时,她的女儿出生于大清己酉年2月6日卯时。其中,刘氏祖婆出生于光绪12年丙戌年2月26日丑时。刘氏祖婆的女儿出生于大清丁未年8月10日申时。

祖公陶崇祯享寿92岁,是金堂县陶氏宗族迄今为止涌现的最高寿龄的男性大寿星。目前最高寿龄的女性大寿星是金堂县竹篙镇的黄显德祖婆,她享寿98岁(黄显德大寿星是大寿星陶贤荣教师的妻子---编者注)。

据民间标准:寿龄7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高寿”,8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寿星”,9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大寿星”,100岁以上的老人称为“超级大寿星”(又称“人瑞”)。

祖公陶崇祯全家于全国解放后(1949年以后)从金堂县竹篙镇迁移到成都市市区生活,如今儿孙满堂。

[寿星陶贤树](二十四世祖先):陶贤树阿公(又名陶桂兴),他的妻子是刘氏祖婆,我的刘氏阿婆中年早逝。据传说死于肠胃疾病。我的陶刘氏祖婆出生于隆盛乡甘坝子(甘坝子是当地的地名),她出生于光绪25年(己亥年)2月13日未时,享年41岁(英年早逝),我的刘阿婆病逝于辛巳年7月2日丑时。我的陶贤树爷爷享年82岁,出生于大清国光绪皇帝19年(1894年),癸巳年6月26日巳时,死于1976年,病故于金堂县隆盛公社丰收大队的老宅子,埋葬于丰收大队老房子附近半山坡的人造小石洞中。据传说在打造小石洞的过程中,发现小石洞的石头表面凸显天然文字。寿星陶桂兴爷爷一生从事乡村中医医学事业,业余务农,系当地颇负盛名的民间老中医,一生治病救人无数。他于1958年元月办理了《金堂县卫生人员行医许可证  》。奶奶刘氏病故后,爷爷一直未再娶妻子,一生仅刘氏一位妻子。陶桂兴祖父(陶贤树)一生养育3个儿子,多个女儿,仅幸存幺女陶春莲,据父辈传说,他还分别生育了陶女儿(乳名:女儿)、陶冬娃(乳名:冬娃)、陶橘香(乳名:橘香)、陶春莲(乳名:幺贞)等等,共6个女儿。其中多位女儿送给他人做封建时代的“小媳妇”(童养媳),送出去的女儿无一幸存。这是封建社会的悲歌。其中陶女儿(乳名:女儿婆)、陶冬娃均早逝,陶冬娃,出生于甲子年(民国13年,1924年)11月23日辰时,陶橘香出生于壬申年(1932年)3月14日戌时(或子时)。陶春莲出生于民国23年(1934年)甲戌年7月18日未时。

陶贤树(陶桂兴)阿公生育3个儿子,分别是陶发荣,陶发有,陶发春。其中,陶发荣和陶发春生活于隆盛乡丰收村,陶发有生活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

陶贤树爷爷生前我曾见过多次,记忆中他曾让我吃他煮的面条,送我眼镜、手电筒等纪念性物品,还亲自帮我确定陶继斌的“斌”字的写法。陶贤树爷爷的女婿是张先明,他的女婿长期担任丰收村的村级领导(村主任),据传生活于困难时代的陶春莲十分孝顺她的父亲陶贤树。据民间传说张先明和陶春莲夫妻俩均享寿80多岁,是丰收村的寿星夫妻。爷爷陶贤树的医术没有传承给后代,因为他的子孙中没有涌现出医生。陶贤树爷爷家传的陶氏辈份:求英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继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目前已传递到“先”字辈,例如竹篙镇医生陶先智。


[大寿星陶贤荣](二十四世祖先):享寿91岁,他的妻子是黄显德,他们一生生育1个儿子,3个女儿,共生育4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华孟,女儿陶丽华、陶丽君、陶三春。其中,陶三春做黄显云的养女(被罗家收养),改名罗本琼,生活于中江县城。祖婆黄显德,享年98岁,病逝于2022年农历6月29日(公历7月27日)

陶贤荣、黄显德夫妻2人的寿龄均已超过90岁,是陶氏宗族百年罕见的大寿星夫妻。陶贤荣阿公生活简单简朴,不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一生不吸烟、平时不饮酒,无酒瘾,不打扑克牌,不打麻将,不参与赌博等等,没有不良生活恶习和生活陋习。能够专心生活,认真生活,祖公陶贤荣一生以慈善为荣,乐于助人、心态善良、健康、稳定、能够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能够长期做到“淡泊寡欲”,从而长期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怀,平常能够做到不急不躁,不发怒,不呕气,陶贤荣阿公具有长寿老人的特征,同时他积极追求长寿。退休后也能长期坚持早晚的体能锻炼。教师陶贤荣爷爷长期从事教书育人的小学教育事业,并为竹篙区当年成千上万的山乡学子长期提供独具特色的公益服务,造福了成千上万的竹篙区学子。陶贤荣阿公及阿婆黄显德多次助我报考大学,为我在竹篙中学高中部补习(复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支持和关照。我当年能从竹篙中学考取大学,陶贤荣阿公,功不可没。他对我的帮助和关照大恩,永远值得我感恩。

陶贤荣爷爷出生于中华民国13年(1924年)3月27日酉时(甲子年3月27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竹篙镇红观音村,教龄35年。1950年参加工作,1985年退休。死亡于2014年农历9月18日,享年91岁。祖婆黄显德出生于中华民国14年(1925年)乙丑年正月初10日酉时,出生于金堂县广兴镇正街江西馆附近。他的儿子陶华孟,出生于1955年(乙未年)6月4日未时。陶丽华,出生于民国34年12月12日戌时(1945年)乙酉年,嫁入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场的刘姓人家。陶丽君嫁于龙泉驿区黄土场,她出生于中华民国36年(丁亥年)9月26日巳时。陶三春(又名罗本琼),出生于1950年庚寅年正月11日卯时。

陶贤荣阿公家传的陶氏辈份:法运用秀南、又大永崇贤,发迹成先册,应照万古传,共20个辈份(仅一个“法”字辈份存在差异)。

[寿星陶发有](二十五世):我的陶发有父亲长期生活于金堂县石佛乡粟木村6组(原石佛公社五星大队,第6生产队),出生于金堂县隆盛乡丰收村岩因寺,病逝于石佛乡粟木村(苏木村)。他的妻子是黄素英,我的母亲黄素英至少生育6个儿女,他们分别是儿子陶继芳、儿子陶狗娃(乳名狗娃、狗狗娃),早亡。儿子陶继斌(又名陶政典、陶靖)。黄素英妈妈的女儿是陶素兰、双胞胎女儿(是双胞胎姐妹),双胞胎女儿于婴幼儿时期早亡,陶发有父亲一生勤劳、质朴、善良、生活简单简朴,能够知足长乐,没有贪欲,能长期保持稳定、健康和善良的心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经利用近20年的农闲时间奔走邻近乡镇,为山乡青年组建婚姻家庭牵线搭桥,造福了千家万户。他还积极主动帮助我哥哥陶继芳收养养女陶春早(乳名:方方)。

陶发有的出生时间是民国17年(1928年)(戊辰年)5月28日辰时。(另一说法是陶发有出生于民国18年,1929年5月28日),死亡于2009年农历闰5月9日,死亡于公历7月1日,享年81岁。我的母亲黄素英病故后,我的爸爸没有再娶妻子。

[黄素英母亲](二十五世):出生时间无法查考,出生姓名也无法查考,由于目前难以找到相关的文字资料佐证,与我母亲有关的文字材料,例如结婚证、户口簿、公社社员出工登记簿(为生产队所有)均已灭失,只凭他人口述确认了我母亲的名字。据传说妈妈黄素英一生多病,有慢性病,又生活于困难时代,大约在我4-5岁时,因病在金堂县淮口医院病逝,中年早逝。母亲一生善良、勤劳、为人忠厚纯朴、生活简朴,对后代充满母爱。
游客
5
登录
返回